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利用医保杠杆作用促进疑难、复杂疾病初始治疗规范化引领“分级诊疗”可持续发展》(0369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7日          编辑:省人社厅刘宇娇         来源:厅办公室

  王丹波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利用医保杠杆作用促进疑难、复杂疾病初始治疗规范化引领“分级诊疗”可持续发展》(第0369号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医疗保险事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现就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发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作用和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作用,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生与辖区内城乡居民签约服务,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基金差异化支付政策,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比例,是推进分级诊疗、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安排。

  为推动医保杠杆作用,促进分级诊疗,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和计生部门根据职责分工,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开展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力争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目标。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针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制定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

  一是对于不同等级的定点医疗机构,采取城镇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分级治疗分级支付的政策,适当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保基金起付线和支付比例的差距。一级医疗机构包括基层社区卫生机构的起付线最低、报销比例最高,与三级医院相比,起付线低于500元左右,报销比例高于20%左右。以沈阳为例,各级医疗机构住院起付标准为:特三级医院:1200元,三级医院800元,市级二级医院500元,区级二级医院400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元,社区卫生中心的起付标准才是特三级医疗机构的四分之一,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也从86%到97%不等,支付政策已经向基层倾斜。

  二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三级医院不开展门诊统筹,采取按人头付费的医保支付方式,配合卫生计生部门积极研究制定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模式下医保政策,引导构建分级诊疗新秩序。

  (二)建立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医保政策支撑体系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国家推进分级诊疗的核心政策,是推动医改由药品、价格等要素改革向推进供给侧改革和结构改革的一个关键连接点和重要着力点。

  一是充分发挥医保基金在培育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市场上的杠杆作用。在家庭医生制度建立初期,为减轻签约居民个人负担,降低签约门槛,扩大签约服务受益人群范围,参保职工和居民应支付的签约服务费用,除可用个人账户支付外,医保统筹基金还承担一部分费用,基金状况良好的地区甚至可以超过个人负担额度。其中,沈阳签约费用中,医保基金承担30元/人,个人负担20元/人。

  二是通过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协议管理制度,落实国家文件提出的“鼓励引导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和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参与”,促进其所属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带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并实现基层首诊。

  三是结合医保支付方式促进签约居民通过家庭医生规范转诊,既可以转诊到家庭所属的定点医疗机构,也可以对接三级医院预留的专家号、预约挂号和预留床位和绿色转诊通道,方便签约居民优先就诊和住院。

  (三)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层首诊和转诊

  2014年省卫计委、财政厅、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指导意见》(辽卫发〔2014〕57号),提出“规范转诊制度,推动分级诊疗。”的目标,并明确发挥新农合的杠杆和利益导向作用,引导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在基层首诊并按规定转诊的患者,可按规定的比例报销补偿。

  二、关于“以医保制度为杠杆,调控疑难、复杂疾病分层次制定报销比例,调动医联体自发动力”

  您在提案中提出的“细化各级别医院诊疗疾病范围的标准,需要长期维持治疗的慢性疑难、复杂的专业化疾病必须由专科或专科医院完成初始治疗,并制定后续维持治疗方案,再转回基层维持治疗”和“医保将给予连续、分层级报销制度,为联合体医院量身定做医保制度”的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

  (一)提高疑难重症治疗的付费标准

  我们正组织全省各统筹区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选择“诊疗方案和出入院标准比较明确、诊疗技术比较成熟、易于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费用结算的疾病”开展单病种付费,促进付费价格更接近实际。同时,在沈阳市已经推开和即将在盘锦市开展的DRGs付费方式,也鼓励大医院开展疑难重症的诊治。沈阳对试点医院根据当年医保统筹基金和大额结余情况,对定点医疗机构非人次总额控制DRG组中5%之内的特殊重症病例上调1%-10%费率作为激励,于年末清算一并支付。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级别医院在诊治重症患者时的收入。对于促进各医院之间的按需转诊,我们还采取了连续计算起付线、探索研究按病种付费联合打包付费等办法。

  (二)积极推动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

  2017年起,我省按照“一体两翼”的思路,将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作为推进分级诊疗的两个重要抓手。2017年7月,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的实施意见》,半年多来,我省医联体建设始终围绕政府主导、强化基层两条主线,通过基层首诊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实现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在医联体建设中积极发挥沈阳、大连、锦州三市省级医院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作用,加强市属三级医院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县医院危急重症诊疗水平,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病、慢性病治疗能力,有效建立急慢分治、分工协作机制。省级下发慢阻肺、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乳腺癌、甲状腺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8个病种分级诊疗技术方案,各地、各医联体结合实际,在医联体内部制定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诊治病种目录,加强预防-治疗-康复全程服务,推进医养结合,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引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康发展、更富效率。2017年,城市三级医院,特别是省属三级医院诊疗人次增幅明显放缓,甚至开始下降。截至2017年末,全省124家三级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并切实发挥牵头和骨干作用,医联体总数达到226个,覆盖3198家医疗机构,实现城市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2017年,全省二级以上医院下转患者7.7万人次,同比增长61%,“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防回基层”的就医理念正逐步形成。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辽宁医疗保险事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真诚希望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我省医疗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并为我们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8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