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辽宁省选拔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5日          编辑:省人社厅吴粤         来源:厅办公室
辽人社函〔2024〕77号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沈抚示范区党建工作部: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鼓励自主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以高质量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的通知》(人社部函〔202417号)要求,我省将举办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辽宁省选拔赛,现将大赛组织实施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创响新时代 共圆中国梦

  ——创赢新突破 共绘振兴篇

  二、组织机构

  (一)主办及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辽宁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沈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辽宁省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沈抚示范区党建工作部

  (二)大赛组委会

  成立省级大赛组委会(名单附后),负责大赛的组织领导。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大赛的整体方案设计、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宣传发动、赛事保障等工作。办公室设在省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各地要成立相应的组委会,负责大赛的宣传动员、报名审核、县区级选拔赛的协调指导、市级选拔赛的组织实施、创业典型的推荐宣传和政策(资金)奖励扶持等工作。

  三、赛制安排

  大赛采用“2+3”模式,即:2个主体赛+3个专项赛。主体赛包括先进制造、现代服务2个赛道,专项赛包括乡村振兴、银发经济和绿色经济3个赛道。

  (一)主体赛

  1.先进制造

  重点面向辽宁省制造业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先进装备制造、重大技术装备、新型原材料、绿色制造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和以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类新兴产业创业项目。既包括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机器人、生物医药和医疗装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包括人工智能、元宇宙、深海深地开发、增材制造、柔性电子、氢能储能、细胞治疗、生物育种等未来产业。

  2.现代服务

  既包括研发设计、商务咨询、供应链金融、信息数据、人力资源、现代物流、采购分销、生产控制、运营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也包括健康、托育、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生活性服务业。

  (二)专项赛

  1.乡村振兴

  重点面向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致力于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富民产业,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各类乡村创业项目,包括农业科技研发、优良品种培育、特色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物流、乡村生态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文化传承与创新、劳务品牌及乡土人才培育开发等。

  2.银发经济

  包括老年康养、生活照护、文体娱乐、医疗保健、智慧养老、老年用品及康复辅助产品的研发创新、抗衰产品研发生产等为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创业项目。

  3.绿色经济

  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环保产业、绿色能源、节能环保、绿色服务业,以及对现有的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的创业项目。

  辽宁省选拔赛按照市级(含)以下选拔赛(推荐)、省级选拔赛、省级决赛三个阶段实施。省组委会将根据省级决赛成绩择优推荐参赛项目参加全国选拔赛。

  四、参赛条件

  以上赛事,年满16周岁的各类创业群体均可报名参赛,项目所在地位于辽宁省内。其中,乡村振兴赛道限于下辖乡镇农村的县域以内(包括市辖郊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注册、生产与经营。

  报名参赛项目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往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的项目不能参加。

  1.截至2024531日,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已登记注册且未满5年的企业或机构。

  2.参赛项目具有创新性的技术、产品或经营服务模式,具有较强的成长潜力和带动就业潜能。

  3.参赛项目须为原创性创新项目,对技术和产品有合法使用权,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不会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

  4.项目的产品、经营属于同一参赛主体且独立运营。

  5.参赛者须为该项目的第一创始人或核心团队成员。

  五、赛事流程

  第一阶段:大赛启动和组织发动

  1.大赛启动时间

  20243月中旬大赛启动,各市按要求成立市级组委会,制定本市大赛实施方案,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大赛实施方案于2024430日前报省级组委会办公室。

  2.报名和审核

  报名截止时间:2024531日。

  各市级组委会自行设定报名通道,组织参赛项目报名,对本地区报名项目进行资格审核,并于531日前将审核结果上报至省组委会办公室。

  第二阶段:市级及以下选拔赛

  1.市级选拔赛

  时间:2024631日前完成

  主体赛和专项赛原则上需采取现场项目路演方式进行市级选拔赛,条件允许可延伸到区县。有困难或特殊情况不能举办的,需经省级大赛组委会同意后,按照统一规则,采取专家集中评审等方式对本市参赛项目进行打分排名。

  各市应对参加各级选拔赛的项目开展集中培训,确保参赛项目质量。评委由市级组委会确定,各市如有需要,可向省级大赛组委会申请提供评审专家支持(专家费用由各市承担)。

  2.确定参加省赛项目

  时间:202475日前完成

  各市和沈抚示范区按照省级大赛组委会统一分配的各赛道名额,推荐本市参赛项目参加省级选拔赛。各赛道参加省级选拔赛的分配名额(见附件)参照了近三年各市新增经济体数量和扶持创业带头人数量情况,省级大赛组委会也将根据各市和沈抚示范区本次报名项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各项目组参赛数量,每市调整数量不超过1个。

  第三阶段:省级选拔赛

  时间:2024720日前完成

  省级选拔赛和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实施。

  1.省级选拔赛

  主体赛的先进制造组、现代服务组按组别同时进行,采取现场路演方式进行。各组获得前12名的项目进入省级决赛,其他项目获得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辽宁省选拔赛创翼之星奖。

  2.省级决赛

  各赛道省级决赛采取现场路演方式进行,在2023年至今的其他政府部门组织的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得省级大赛一等奖、国家三等奖及以上的创业项目,符合本次大赛各赛道报名条件的,经各省直部门推荐和组委会评定后可直接参加本次大赛省级决赛(不占所在市名额),主体赛决赛每组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各专项赛决赛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参加决赛各赛道的项目均获得省赛优秀参赛项目奖。决赛结果产生后,大赛组委会将举办颁奖典礼和闭幕式。

  六、评审标准及规则

  (一)评审标准要点

  鼓励自主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拓宽就业渠道、带动高质量就业为导向,重点关注项目的创新性、引领性、技术(产品)先进性、服务模式独特性合理性、运营可持续性、带动就业数量质量等价值。

  (二)评审规则要点

  省级选拔赛和省级决赛项目评审采用抽签排序、分组同步、现场路演、现场评分的方式进行。

  具体评审标准及规则将在大赛组织实施细则中明确。

  七、奖励与扶持

  (一)奖励

  1.参赛项目奖:大赛组委会对获得省级决赛一、二、三等奖项目颁发奖杯和证书,并分别给予相应奖金;对获得优秀奖的项目,由省级组委会颁发省级优秀创业创新项目证书;对未进入省级总决赛的项目颁发创翼之星证书。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可按规定对获奖项目给予适当奖励。

  2.优秀组织单位奖:对严格按照统一名称、统一进度、统一标准举办市级选拔赛,组织、动员和宣传力度大、效果好,大赛全程未发生违规事件的市授予优秀组织单位奖并颁发奖牌。

  3.特别贡献奖:对大赛提供大力支持的市级人社部门或社会机构、企业授予特别贡献奖并颁发奖牌。

  (二)扶持措施

  所有参加省级选拔赛的项目均纳入各级人社部门重点扶持创业企业,给予政策扶持。获得各组前三等奖的项目,各市应优先宣传推广,提升创业项目和创业者知名度,优先入驻本地区孵化基地,帮助其对接资金和市场,拓宽发展渠道,鼓励有条件的市为有申请创业担保贷款需求的项目取消反担保政策。

  市级选拔赛期间,大赛组委会将为有需求的各市给予推荐评审专家、培训导师、投资机构和媒体宣传等方面支持。

  八、宣传发动与配套活动

  大赛启动后,省级组委会将广泛发动各类媒体对大赛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全程跟踪各阶段赛事进展,宣传地方经验做法,树立不同领域的创业典型,提升大赛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舆论氛围。

  大赛启动后,各市应根据本地实际,结合源来好创业贷你创业资源对接服务活动,积极举办创业讲座、创业培训、创投对接、研讨交流等配套活动,努力营造创业氛围、扩大社会影响、提升活动成效。鼓励各市在省级赛事前对参赛项目进行统一培训,省级大赛组委会将聘请有关专家组织参加国赛项目集中培训。省组委会视情组织赛前培训、创投对接、交流研讨、源来好创业推进活动等,同时鼓励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和媒体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积极参与大赛的相关活动,并为参赛项目提供指导、培训、宣传、推广、投融资等方面的深度服务。

  九、经费保障

  省级选拔赛和决赛所需组织实施费用,在省财政批复的省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2024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经费中列支。市级赛事活动经费由各市组委会负责,同时欢迎社会知名企事业单位以冠名等方式合作,大赛及配套活动可按规定接受社会资助。

  十、联系方式

  大赛省组委会办公室(辽宁省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人:陈久久、陈超

  联系电话:024-86602728

  电子邮箱:m18340875046@163.com

  附件:

  1.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辽宁省选拔赛组委会名单

  2.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辽宁省选拔赛各市参赛名额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