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社会保险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社会保险信息 > 详细

参加社会保险情况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社会保险信息 > 参加社会保险情况

探索破冰之路 兜住职业安全之“底” ——人社部门探索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回眸

编辑:省人社厅吴粤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时间: 2024年07月23日

  新业态作为新时代产物,发展势如破竹。新业态就业人员在风雨中奔跑、在烈日下劳作的身影,深深牵动着社会的神经。他们的职业伤害保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要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迅猛发展,采取多种手段,维护好快递员、网约工、货车司机等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

  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实现制度安排更加公平,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2021年12月底,人社部等十部门印发《关于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的通知》。自2022年7月起,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四川7省市,选择部分规模较大的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和同城货运平台企业,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试点启动两年来,饱含党和政府的关怀,凝聚人社人的情感。职业伤害保障如同一道坚固的堤坝,切实保障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权益,特别是对重大伤亡事故的兜底保障功能得到有效发挥,进一步分散平台企业的经济风险,对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创新按单缴费模式

  网约车司机、外卖员这些终日奔跑在路上的新业态就业人员,不仅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力量,也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发挥重要作用。网约车面世之前,群众出行的交通工具比较单一,网约车面世之后,群众出行有了更多的便利选择。一名勤劳的外卖员,即使在三四线城市,每月也可以挣七八千元--外卖行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化解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后顾之忧,加强职业伤害保障迫在眉睫。2022年7月,曹操出行、美团、饿了么、达达、闪送、货拉拉、快狗打车等7家规模较大的平台企业参与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去年7月,我在快狗之家参加职业伤害保障相关培训,初步掌握了哪些情况可以申请职业伤害保障。”今年45岁的快狗打车司机王明来自河北石家庄,加入北京快狗打车3年多了,他说:“每天长时间跑车很辛苦,能参加职业伤害保障,在路上更踏实了。”

  快狗打车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体现政府对劳动者权益的高度重视,对于填补制度空白、守护职业安全、落实平台责任,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传统工伤保险不同,平台企业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办理职业伤害保障时,采取按单计费、按月订单量申报缴费方式,既不以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也不以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

  在试点探索过程中,江苏围绕制度探新路、员工得保障、企业获收益、机构有发展的“四方共赢”试点目标,通过强化政策供给、协同联动、数字赋能和创新服务,高质量推进试点工作,有力保障平台企业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对标工伤保险制度体系,人社部门会同发改、财政、税务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实施方案、实施办法、经办和征收管理规程以及资金缴拨管理、委托承办评估、经办服务质量提升等系列政策,形成以实施方案为中心的‘1+N’政策体系。”江苏省人社厅工伤保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键报案”即可获赔

  今年1月6日11点45分,饿了么平台众包骑手罗华在重庆市江北区北辰名都小区外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左膝髌骨粉碎性骨折。通过平台App,罗华第一时间点击“一键报案”,及时得到救治和医药费报销。

  “对于众包骑手而言,职业伤害保障给我们节省了时间成本,提高了保障水平,让我们更安心工作。”罗华说。

  对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中,农业户籍人员比例较高,一旦发生工伤,大多立即返回农村老家养伤,因而普遍希望提高待遇核付效率,优化简化小额费用报销流程。

  为打通职业伤害保障服务痛点堵点,广东省工伤保险部门建立保障待遇快办特办机制,以小额费用快审快支为重点,出台职业伤害保障待遇快审快支试行办法,对2000元以内小额医疗费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对死亡等重大事故启动“急事特办”机制,全面提升保障待遇核付效率。

  “广东建立经办优化服务机制,推进职业伤害保障‘确认、鉴定和待遇’一体化服务。”广东省人社厅工伤保险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建立“即日接收”机制,专人每天登录系统领办当日待遇给付申请;珠海市设立“职业伤害保障待遇受理绿色通道”专窗,落实“即来即办”要求和实现待遇快办快发。

  重庆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行政+市场”两轮驱动,提高服务响应效率,为劳动者提供“一条龙”跟进服务。人社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向商保公司委托“服务”但不委托“责任”,承担职业伤害确认、劳动能力鉴定等主体责任;经办机构做好待遇核定、待遇享受资格认证等监督管理;财政部门开展资金划拨、预决算等管理工作;商保机构各尽其责做好服务和配合工作。

  江苏明确“关键环节人社办、辅助环节商保办”,建立全省统一的业务人员管理服务、职业伤害确认、劳动能力鉴定、待遇给付、风险控制等委托承办制度,推进委托承办服务合规安全。

符合群众所需的新制度

  记者在调研过程中,就遇到过一起外卖骑手与出租车碰撞引发的交通事故。临近送餐午高峰,裹着芝麻酱和黄瓜丝的凉面散落一地,头发斑白的外卖骑手被撞倒在地,不一会儿便被送上120急救车……

  外卖骑手辛勤奔波,合法权益应该得到保障。与传统灵活就业相比,新就业形态更加规范和有组织性,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质量。与此同时,新就业形态发展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也提出新要求。为了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社会保障制度需要进行相应改革和创新,以维护好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正因如此,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是一项全新的改革探索,既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成熟的国际经验可供借鉴,需要从国情实际出发,既依托工伤保险制度成熟的理念做法,守好工伤保险权益保障宗旨之“正”,又积极适应新就业形态的特点,大胆“创”制度模式、运行机制之“新”,真正探索出符合群众需要的新制度。

  守正创新,继往开来。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的成功经验在于,各地借鉴、对标工伤保险制度基本框架,勇于探索创新,做好体系化设计,从政策层面对参保征缴、职业伤害确认、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支付等全流程进行规范,既遵循现有工伤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要求,又针对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不同于传统劳动关系、劳动形式特点进行制度创新,搭建好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政策体系的“四梁八柱”。

  记者在调研中还发现,各地充分利用大集中人社信息系统平台,借鉴工伤保险信息化建设可复制经验,纷纷建立适应平台企业跨区域经营、线上化管理的职业伤害保障信息服务系统。

  广东开发建设全省集中式职业伤害保障信息系统,确保与全国信息平台完成顺畅对接,实现全省各地统一在系统上办理业务,做到全程可跟踪、数据省集中;同时,谋划建设职业伤害保障公共服务系统,以网上办、掌上办、现场办等多元化方式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截至2024年6月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参保人数超过886.6万人。回顾两年来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制度运行总体平稳,试点范围新业态人员应保尽保,兜住了保障底线。人社部将总结经验、完善政策,适时扩大试点范围,把更多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纳入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