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铁岭市人社部门聚焦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大力开展“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年”行动,创新办法、务实施策,在“家门口”铺就多元就业路,全面推动就业服务提质增效。
一、就业信息“搬上”公交车。调兵山市人力资源和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在全市80多辆公交车的座位靠背与车内醒目位置,张贴承载就业信息的专属二维码既有契合青年群体的机械制造、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岗位,也有涵盖面向失业人员的餐饮服务、物业服务等基础就业机会;高校毕业生与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申领指南、大龄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关事项,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等政策干货一应俱全,让就业政策解读、岗位匹配查询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为市民铺就一条触手可及的“云端就业路”。此外,铁岭市内59个公交站点已张贴就业信息二维码,供市民扫码咨询,实现“码上办”“指尖查”。
二、招聘政策“端上”羊汤节。铁岭县人社部门以第二十届铁岭大甸子羊汤文化旅游季为契机,开展“就业服务进乡村·文旅惠民促振兴”专项活动,结合羊汤节文旅IP,通过节会现场宣传、入户走访送岗等方式,推介本地特色产业用工需求,将人社政策和就业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活动期间,累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接待咨询300余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6人。
三、培训课堂“送入”家门口。为推动培训就业协同联动,促进更多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增收,市人社部门依托铁岭技师学院创新打造了“学院+社区(村)”培训联盟。社区负责“搭台”组织,学院负责提供师资进行培训,通过“以需定培”“送训上门”的方式,打破培训人员身份限制,更加精准匹配市场需求,实现培训与就业有效衔接。开设课程内容包括家政服务、视频剪辑、营养餐食等多项实用技能,实现全市127个社区(村)培训全覆盖,目前已开展培训232期、7761人次。培训后期联盟将引入本地企业、家政公司、电商平台等开展专场招聘会,建立学员就业台账,及时跟踪就业情况,推动培训即就业,真正让老百姓足不出社区(村)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