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要闻

辽宁  积极推进三方机制建设 持续提升劳动关系治理能力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3日          编辑:省人社厅吴粤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李星霖 张操

  近年来,辽宁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重要论述,积极推进三方机制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加强系统协同

助力高质量就业

  辽宁省完善领导体系,扩大工作协同效应。调整原有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执行主席制度为协调劳动关系委员会机制,省委常委、分管副省长任主任,扩大三方四部门至八部门,以更广泛的工作协同积极应对新时代新经济新业态下的协调劳动关系问题,充分发挥各部门工作效能。

  同时,辽宁省健全制度体系,搭建工作“四梁八柱”。省三方建立了定期会商、定期调度、信息共享等工作制度,联合制定《辽宁省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工业园区认定办法(试行)》《辽宁省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评价标准(试行)》《辽宁省金牌协调劳动关系社会组织评价标准(试行)》等政策文件,不断提升三方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统一性。

  辽宁省三方还积极推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创建体系,成功举办2次和谐企业巡回演讲活动,制定《关于对辽宁省AAA级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实施联合正向激励措施的意见》,提升创建活动吸引力、影响力,有效促进企业劳动用工规范、规章制度健全,示范带动更多企业践行和谐企业文化,助推稳就业、保就业。

创新工作手段

加强新就业形态从业者服务

  辽宁省三方联合推广电子劳动合同应用,帮助企业实现3日内完成2万份劳动合同签订,在极大提升企业劳动合同管理效率、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程序的同时,有效促进了用工备案等劳动关系基础工作效率再提升。

  辽宁省制定出台《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若干措施》,采取20条具体举措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新业态企业发展,引导平台就业步入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稳步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

  “我们还将积极构建‘党建+法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模式,对接企业需求,聚焦劳动者关切,在拓展优化现有暖心服务驿站功能的同时,创新‘指尖服务’,依托‘辽事通’APP平台增设维权投诉区,设置政策宣传等栏目,优选使用频率较高的服务驿站将纳入电子地图,方便劳动者随时查询、就近休息,不断增进新就业形态企业和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辽宁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体制机制

优化就业创业新生态

  接下来,辽宁省计划“构建1个模式,优化2项机制,实施2大工程”,以和谐劳动关系助力打造友好型就业创业新生态。

  构建“党建+法治+劳动关系”工作模式,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采取党支部共建、建立联系点等形式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新增的国资、司法、法院、检察院等部门职能作用,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

  优化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机制,加强领导,协同推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优化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职能作用,积极争取将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发挥绩效管理“指挥棒”作用。

  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争先进位工程,以“金、银、铜”典型进位计划为主载体,采取年度层级递进方式培育劳动关系先进典型;实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强基提质工程,注重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建立新就业形态企业联盟,统筹推进平台企业发展和劳动者权益保障双向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