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我省发放首批外国人“一卡通”实体社保卡
本报讯 记者徐铁英 陶阳报道 一张卡集成了外籍人员工作许可信息查询与验证、社会保障卡办事凭证、支付结算、资金补贴发放等多项功能,外国人在辽宁工作生活更便利了。3月26日,沈阳市向16名在沈工作的外籍人士发放了首批外国人“证卡融合集成”实体社保卡,这也是我省发放的首批外国人“一卡通”实体社保卡。
融合集成的社会保障卡是外籍人员来辽在辽工作生活的重要凭证,可为持卡外籍人员提供社会保障、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文化旅游、金融消费等多个领域的居民服务“一卡通”便捷应用。
2024年12月1日起,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求,我省正式实施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与社会保障卡融合集成工作,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信息加载到社保卡,依托实体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为外籍人员来辽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外籍人员入境后,通过手机下载电子社保卡APP,使用姓名、工作许可号码信息注册登录,经实名、实人核验后,领取加载工作许可信息的电子社保卡。
使用加载工作许可信息的社保卡,替代实体工作许可证,实现了外籍人员来辽在辽工作便利化服务方面的三大突破。一是流程极简化,外籍人士只需“一次申请、不见面审批、全程网办”,即可获得电子社保卡,申请材料及审批环节减少35%。二是服务集成化,实体社保卡不仅是外籍人士来辽在辽工作身份凭证,更集成了社保服务、金融支付等民生功能,实现了“一卡多用、一卡通用”。三是管理降本化,解决了多卡并行问题,既为外籍人员“减负”,又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
今年以来,全省已有1070名外籍人员领取了电子社保卡。为向来辽在辽工作外籍人员提供实体社保卡的申领、补换等服务,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全省14个市设立了31处受理外国人实体社保卡发行服务网点。下一步,我省将以“高效办成外籍人员来华工作一件事”为目标,打通工作许可、社保登记、居留证件三大业务链条,推动“一卡集成”向“一链协同”升级,不断丰富“一卡通用”场景,为外国人在辽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