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普惠制就业培训基地精品专业创建方案
自2005年开展普惠制就业培训工作以来,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在全省普惠制就业培训工作中,特别是二产业技能培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提升全省普惠制就业培训专业建设水平,省里决定在承担普惠制就业培训任务的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院中开展精品专业的创建工作。
一、创建精品专业意义
精品专业创建工作是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普惠制就业培训工作质量,规范普惠制就业培训基地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做优做强做大普惠制就业培训基地的根本途径。通过精品专业的创建活动,带动普惠制就业培训基地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促进普惠制就业培训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促进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点的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实验、实习设备的现代化建设,使实验、实习设备和条件与生产、服务现场基本同步,最终达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和水平。
二、精品专业创建目标
以辽宁省技工院校示范专业建设为基础,用两年左右时间,在全省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中创建一批教育理念先进、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人才培养质量及其专业建设、改革、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在全省达到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的普惠制就业培训精品专业。通过精品专业创建活动,使该专业在教学教法改革、师资结构、实训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及就业率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
三、精品专业条件和申报、评审程序
(一)精品专业应具备的条件
1、申请创建精品专业的学校必须是经省政府审批的技师学院和经人力资源保障部批准的高级技工学校,且在普惠制就业培训工作中成绩突出。
2、申请的专业必须具有6年以上的办学经历,该专业必须具有至少培养一届以上高级工的实践。
3、该专业的在校生数不应少于200人,其中高级工班以上应不少于80人。
4、该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设备、工位、工卡量具和场地,工位充足、常用工卡量具每生一套。机械加工等专业必须配套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生产设备;数控加工、模具等相关专业必须配备仿真模拟加工装置和配套的数控生产设备。
5、该专业理论教师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应达到95%以上,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应达到95%以上。该专业理论教学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不少于2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双师型”教师不少于2人;该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具有专任技师、高级技师不少于2人。
6、该专业70%以上的专业课能够达到一体化教学水平。
7、能够在全省范围内为该专业的建设提供技术和业务指导。
(二)申报材料
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要按照精品专业的设置标准和要求进行自评,对于通过自评后符合上述条件的学校,可向辽宁省普惠制就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请,并递交下列资料:
1、申办报告;
2、该专业开设的社会需求与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3、该专业开设的社会调研与论证报告;
4、辽宁省精品专业创建申报表;
5、该专业的教师的教研成果及获奖证书、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编撰的教材等;
6、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三)评审程序
1、辽宁省普惠制就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各学校的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
2、通过初审的院校参加精品专业创建答辩;
3、经专家综合评定达到精品专业创建条件的学校上报辽宁省普惠制就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四、精品专业创建活动的管理
(一)通过审批的专业,由辽宁省普惠制就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授予为“辽宁省普惠制就业培训精品专业”称号。
(二)对被确定为辽宁省普惠制就业培训精品专业,省财政厅将从普惠制就业培训能力建设资金中给予支持。
(三)精品专业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年复评一次,对于复评后达不到标准,将取消其“辽宁省普惠制就业培训精品专业”称号。
(四)各院校对被评为精品专业,在招生计划安排、人才引进、师资培训、实习设备、教学条件改善、教学改革和管理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五)被评定精品专业的学校,每年要协助省厅对省内其他学校的该专业进行教学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