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机关建设

辽宁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工作信息2022年第28期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2日          编辑:         来源:厅行政审批处(政策法规处)

  【省厅要情】

  我省出台《“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

  日前,为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我省制定《“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围绕维护“五大安全”政治使命、加快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15项重大工程等要求,着力建设“技工强省”,实施“技能辽宁行动”,打造一支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劳动者大军。

  《规划》要求健全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技能、高校毕业生专业转换和技能提升、农村转移劳动者等职业技能、全民数字技能、“四新经济”职业技能、康养职业技能、组织创业等培训。深入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完善政策制度,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面向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规划对健全产业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明确,要大力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建立与产业联动的培训动态调整机制、全面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将学徒制作为企业职工培训的重要载体,通过企业和院校联合培养,加大中、高级技能人才供给,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规划》对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并可在高级技师之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在初级工之下补设学徒工。研究探索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间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机制。建立现代多元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大力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推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落地落企,引导企业建立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完善高技能人才选拔激励机制,落实“兴辽英才计划”,开展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活动。加大高技能人才在各级各类表彰和荣誉评选中的倾斜力度。构建新型职业技能竞赛格局,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打造广大技能人才展示精湛技艺、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

  2022年清华学子“辽宁行”活动周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吸引“双一流”高校学子来辽宁就业创业,7月25日至29日,由省人社厅举办的2022年清华学子“辽宁行”活动周圆满结束。

  活动期间,清华学子观看了宣传片《大美辽宁》《我在辽宁等你》《非凡十年辽宁篇》,发现辽宁之美,感受辽宁之好。在沈阳和大连先后参观了华晨宝马铁西工厂、中国航空研究所601所、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华锐重工集团等重点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广大干部群众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为辽宁擘画的振兴蓝图,加快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发展格局,推进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努力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的非凡成就。

  清华大学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江治宇同学说,“我是辽宁鞍山人,通过这次参观交流,我切身感受到了辽宁这几年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政府部门对人才的渴求令人深受触动。作为一名清华辽宁学子,我期待能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清华大学职业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张饶说:“通过辽宁行活动,让我们清华学子更加深刻认识到国家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大意义,辽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历史积淀厚重,发展实力雄厚,发展空间广阔,亟需优秀人才。作为清华学子,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研更加深刻体会到自己的发展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回到学校后,我们将积极宣传辽宁、介绍辽宁,让更多的清华学子毕业后到辽宁来创新创业,建设辽宁。”

  长期以来,清华大学与辽宁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都有大批优秀清华毕业生来到辽宁各个领域建功立业。当前,辽宁大力实施“兴辽英才计划”,拿出“真金白银”,以超常规举措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以更大力度推进创新人才、创新生态、创新平台“三位一体”发展,以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支撑辽宁高质量发展,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了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

  【工作动态】

  抚顺市:“请进来”“走出去”下沉式服务援企稳岗

  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工作的冲击和影响,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对接企业用工需求,抚顺市主动深入一线,开展“下沉式”服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服务模式,彰显用工保障服务的效度与温度。一是主动“请进来”。聚焦制造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组织企业代表座谈,通过面对面、零距离的方式,宣解助企纾困政策,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用工数量、助企纾困政策享受情况及诉求建议等。针对企业用工过程中存在的堵点难点,建立“一企一策”,采用“采访+录制”方式深入企业“视频探岗”,促进人岗高效精准对接。截至目前,共录制并发布“走进企业短视频”5期,提供就业岗位155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0余人。二是真正“走出去”。组建调研小组,分赴各县区开展走访调研,重点了解当前农民工、脱贫人口外出务工和返乡情况;就业服务平台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及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等。同时,密切与县区联动,主动对接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强化用工服务保障,设立企业就业服务专员,落实“一人联系一企、一企制定一策”举措,为企业用工排忧解难。目前,全市已设立企业就业服务专员211人,开展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4场,服务企业108家次,提供岗位1638个次,进场人数1500余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26人。

  锦州市:集体协商新突破 稳定就业促发展

  锦州市积极发挥集体协商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把解决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创新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不断扩大集体协商覆盖范围,持续增强协商的实效性和权威性,稳定就业岗位、促进企业发展,确保了全市劳动关系的总体和谐稳定。

  一、多方联动共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进一步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组织体系,成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领导小组,形成政府部门主导、三方协同、工会力推、多方支持、企业和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着力研究解决了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二是制定并完善《锦州市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意见》,明确责任分工,作出全面部署。目前,全市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用工备案达96.8%以上,市本级劳动合同用工备案达到了100%,中信锦州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等4户企业荣获国家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锦州中燃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等25户企业被评为省级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二、强化指导服务营造稳定局面

  一是鼓励企业实施灵活用工措施,合理配置企业人力资源。指导企业处理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待遇等重大涉及职工利益问题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采取弹性上下班等方式灵活安排工作时间,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争取多转岗、少下岗,多就业、少失业。二是依法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行为,指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截至目前,全市办理用工备案登记的用人单位12630户,涉及签订劳动合同职工24.2万人,备案职工13.5万人次。

  三、全面推进集体协商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

  一是扎实开展2022年“集中要约行动”,采用“一竿子插到底”工作法,通过积极引导县(市、区)管辖的中小微企业加入行业工会联合会,解决和谐劳动关系的薄弱问题,使协商覆盖面具有广泛性。目前,已建立八个行业工会联合会,涵盖183家企业、职工54734人,建会率达95%以上。二是倾听企业职工心声,使协商议题具有针对性。开展行业集体协商前,组织每个行业协会对企业和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充分了解企业和职工的诉求,对168家企业(约占所有企业的92%)、27607名职工(约占职工总数的84%)样本开展了协商前问卷调查,满意率达到98%以上。三是集体协商实现新突破,积极发挥2015年开始组建的汽车零部件、金属、食品药品、光伏、物流、建筑、印刷包装、物业八个行业联合会作用,扎实解决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今年又精准确定了10个方面36个协商议题,特别在“稳岗位、保就业、涨工资”的议题上,八个行业劳资双方代表经过协商,达成了普通职工工资增长100~200元、技术研发人员工资增长300~500元的共识,最大限度的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