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劳动关系

【中国劳动保障报】辽宁 聚焦主责主业快速解决群众诉求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6日          编辑:省人社厅吴粤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建立投诉举报三个“24小时”机制

2023年6月3日《中国劳动保障报》头版

  本报讯 第一天进行诉求登记,第二天一早就接到监察员电话,第三天就收到了前单位支付的工资。仅用三天时间,家住辽宁省葫芦岛市的李先生就维权成功。

  李先生此前在沈阳一家单位供职,辞职回到葫芦岛后发现单位少支付其半个月工资,但两地维权又要付出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感觉得不偿失。4月24日,李先生用微信在人社欠薪线索平台登记了诉求,“没想到这么快,因为案件事实明确,第三天我就收到了2800元欠薪。”

  人社欠薪线索平台是省人社厅开设的多条维权渠道中的一条网上通道。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辽宁省人社厅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聚焦主责主业,切实解决就业难题,特别是针对农民工、残疾人等群体维权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设立多条诉求渠道,开辟维权绿色通道,建立投诉举报三个“24小时”机制,即投诉举报电话24小时接听,网络投诉24小时内回复,来省信访问题24小时内督办属地,有效解决群众诉求表达的“最先一公里”。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已快速处置群众咨询、投诉等问题2320件。

  与此同时,省人社厅健全“互联网+劳动监察执法”模式,推动劳动关系领域信息系统的集中整合,实现执法办案的全流程线上化。目前已开通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功能,将原有的线下审查全部转为线上模式,极大方便了用人单位,实现了数据共通互享,用人单位在人社领域其他部门网上办理的业务信息自动汇总传输到书面审查系统,不用重复提交。

  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就业群体,省人社厅组成专家团队,先后赴辽宁中医药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参与“就业服务伴你行精准帮扶在身边”就业服务宣讲活动,针对性开展普法宣传。对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歧视等相关就业问题进行解答,编制发放《大学生就业安全提示手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拓宽就业创业思路,增强高校毕业生的维权意识,为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

  为持续加强系统行风建设优化人社领域营商环境,省人社厅编制了《办事不找关系指南》,分为人社权力事项清单、办事不找关系路径、合规办事业务指南、违规禁办事项清单和容缺办理事项清单5个部分。其中,权力事项清单选取12个主项38个子项,涉及就业创业、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等高频、热点人社服务事项。根据不同业务类型设置了“窗口办”“网上办”“掌上办”“银行办”和“咨询热线”等5种办理路径,同时发布了需提供要件和办理时限,并将业务指南和常用操作流程制作生成二维码,使得办事企业和群众对办理流程和步骤一目了然,极大提升了办事体验。《指南》在省人社厅网站、省政务服务网站,窗口、大屏等线上线下发布,真正让企业和群众“看得懂、算得清、讲得明、办得了”,全面打造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升级版。

  (刘国耀 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