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热点

丹东:振兴区一季度就业工作开展稳中有进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4日          编辑:省人社厅张宇         来源:丹东市

  为扎实有效地做好2016年各项就业工作,第一季度振兴区就业局在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广泛开展以“落实就业政策,强化就业服务、优化创业环境、创业带动就业”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宣传活动,将有效地促进振兴区就业工作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

  一是全面落实就业援助政策。认真做好“4050”人员就业补贴政策的落实和公益性岗位、公共就业服务岗位的开发管理工作。为“4050”人员累计发放就业补贴1130万元。发放公益性岗位工资及社保补贴 119万元。为加强对公益性岗位人员的管理和使用,对开发的610个公益性岗位人员加大了监督力度,对开发的岗位进行不定期实地检查,通过电话、走访等形式对公益岗人员的在岗情况、调岗情况、工资和社保补贴的发放情况、在岗人员的工作表现以及岗位开发调研是否规范合理等情况进行跟踪。对检查中存在的冒名顶替、串岗、空岗空饷、管理不到位等违规现象,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坚决杜绝公益性岗位人员的使用和管理中违规行为发生,切实发挥公益岗对困难群体的援助作用。二是以“春风行动”和”就业援助月”为契机,举办形式多样的招聘会,搭建用工求职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在全区10个镇街深入开展对就业困难群体送岗位和就业援助活动。发放春风卡等宣传资料3601份,组织专场招聘会10场,提供用工岗位1700多个,免费服务人数900多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80人。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户数186户,登记认定的未就业困难人员120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9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28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三是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做好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征集工作,拓展就业渠道。为10家见习单位发放大学生就业见习补贴6.3万元。摸清困难家庭毕业生人数、求职、培训、见习意愿和个人特长等情况,设立专门台帐,建立动态信息库,为当年丹东生源地离校未就业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建立储备和购买公益性岗位,区里购买不低于100个用于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进行兜底安置。四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及其基础建设,进一步推动就业工作的信息网络化和就业失业登记证的换发等工作。继续认真做好换证工作,将《就业创业登记证》作为经办各项劳动保障事务的前置要件,一季度换发《就业失业登记证》533个,就业失业登记率达100%。全力做好就业服务于企业用工备案和就业登记工作。对企业用工就业登记586人。认定申领失业金人数949人,认定申领失业金总额73万元。配合市局认真做好丹东药业有限公司等8家重点企业动态监测工作。按月清晰、准确地分析并上报振兴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五是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建设,推进平台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创业创新。为统筹推动创业工作,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环境,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结合振兴区全民创业工作的实际情况,振兴区今年将参加创建省级创业型县区活动。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一建立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强化创业支持力度;二健全创业培训体系,提升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创业成功率;三构建创业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争取两年内把振兴区创建成辽宁省第二批创业型县区。以大力发展创业咖啡,创业梦工厂等众创空间孵化机构为切入点,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与汤池镇丹东融合创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共同创建了振兴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为失业职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创业者免费提供2年办公场地、水电费及10万元免息创业担保贷款,同时免费提供创业培训指导,协助入驻企业办理各项手续,入驻孵化器企业将达到40户。(隋晓华 宋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