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热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当前劳动力市场呈6大特征

发布时间:2008年04月29日          编辑:         来源:中国社会保障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8日公布了全国104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从统计数据来看,当前劳动力市场呈现六大特征。

  劳动力市场总体供大于求

  数据显示,104个城市中,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各类人员约5018万人,而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约为5116万人。

  本季度与上年同期相比,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增加35万人和241万人,各增长了11%和7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副主任翟燕立说,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没有得到完全转移,城市还有大量下岗职工,每年还有新进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这些因素使得劳动力市场总体而言还将保持供大于求的态势。

  东部地区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

  与劳动力市场总体供大于求情况不同的是,东部地区出现了相反的现象:需求大于供给。

  数据显示,东部地区的用人单位需求人数占592%,求职人数占575%。其中,81%的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

  与上季度相比,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地区劳动力市场中的用人单位需求人数分别增长了418%、261%和79%。

  与上年同期相比,这三个区域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也呈增长态势。

  翟燕立表示,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地区劳动力需求增长幅度较大,这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接受国外产业转移更为明显等因素分不开。

  第三产业用人需求依然占主体地位

  数据显示,一季度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2%、394%和586%。

  从行业需求看,808%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

与上季度相比,住宿和餐饮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上升了08个百分点,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需求比重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都有所上升,分别为08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

  企业用人需求仍占主体地位

  数据显示,企业用人所占比重达97%,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仅占06%,其他单位用人需求比重为24%。

  与上季度相比,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有所上升;外商投资企业的需求比重比上季度略有下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

  失业人员比重继续下降

  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的比重继续下降,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外埠人员的比重明显上升。

  数据显示,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469%,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41%。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下降了7972个百分点;外来务工人员的求职比重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01个百分点和111个百分点,其中,本市农村人员的求职比重略有下降,外埠人员的求职比重明显上升。

  此外,统计数据显示,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性别无要求的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54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

  翟燕立说: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下降,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性别、年龄要求有所放宽等现象,既体现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又表明国家实施的一系列积极就业政策效应开始显现。

  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

  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说,劳动力市场中高技能人才依然供不应求,中、高级技工需求缺口大。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要求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求职者占总需求的268%,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9%。在对高中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总量中,对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占596%。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对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增长了03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和高级技能人员的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较大,分别为22518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