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 三天工资里的民生温度:欠薪不多事不小 全数追回暖人心
“真没想到,就干了3天活,你们还这么上心!”电话那头,诉求人王某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一遍遍向辽阳市人社部门的劳动监察员说着感谢。这通感谢电话的背后,是一场跨越部门、较真到底的欠薪追讨,更是对“群众利益无小事”最生动的诠释。
一则投诉:3天工资也是“心头事”
近日,辽阳市人社部门接到投诉网件,反映诉求人2025年7月中旬在辽阳市某交通项目工作,拖欠其工资4250元,求帮助解决。市人社部门高度重视,接件当日立即派劳动保障监察员进行调查。经联系诉求人王某,其反映他们共3人是黑龙江省哈尔滨人,从7月15日开始在辽阳市某交通项目做了3天钻孔工作。施工单位结算完部分人工费后,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剩余的4250元。
“哪怕只干一天,该给的钱一分都不能少。”市人社部门当即启动快速响应机制,当日对施工单位进行了调查。经查,该项目施工单位将钢护栏安装分包给了另一专业公司,双方合同约定“验收合格后一次性付款”。施工单位一开始觉得委屈:“按合同该分包公司给钱,这是他们的责任。”分包公司则以“诉求人只工作3天,已经支付他们一定费用,剩余项目还没验收”为由拖延,一场责任拉锯战悄然展开。
多方联动:把“小事”办得有力度
“农民工挣的是血汗钱,别说3天,就是1天也不能欠!”为尽快解决欠薪问题,让农民工拿到应得的报酬,劳动保障监察员主动担当,积极协调项目各方进行协商,并将欠薪情况通报项目主管部门,联动处理。
协调过程中,各方起初因责任划分问题存在分歧。劳动监察员秉持公正客观的态度,一边耐心倾听施工单位和承包安装单位的诉求与难处,一边向双方详细解读国家劳动法律法规,明确告知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是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拖欠工资不仅违反法律规定,还可能影响企业信用,甚至面临法律制裁。
同时,劳动保障监察员结合诉求人王某等务工人员的实际情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各方换位思考,理解务工人员挣钱不易,及时拿到工资对于他们维持生活的重要性。经过多轮沟通协调,各方终于达成共识,由施工单位承担主体责任。当日,施工单位将4250元工资足额打到了诉求人的账户上。
民生无小事:从“解决一件事”到“守护一群人”
“收到了!收到了!刚查了金额,一分不少!”诉求人王某在电话里难掩兴奋,“本来以为这点活儿、这点钱,没人当回事,没想到你们跑前跑后这么给力,真是太谢谢了!”
4250元工资看似是“小事”,但在辽阳,这些“小事”被当成“大事”来办,因为每一分工资里,都连着劳动者的期盼,藏着城市的温度。这起欠薪纠纷的快速解决,不是偶然。辽阳市人社部门始终把农民工权益保障放在心上,“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是他们工作的原则,从“解决一件事”到“守护一群人”,劳动保障监察员们正持续织密保障网,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